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生活休閒 > 醫療保健> 盡信書不如無書 坊間藥方應該這麼解

醫療保健

字級

盡信書不如無書 坊間藥方應該這麼解

【人間社 童于庭 福岡報導】 2023-04-12
清明過後,隨著節氣的改變越來越多人在意自己的保健方式。國際佛光會福岡協會邀請李相諒醫學博士在4月9日於福岡佛光山寺為大家以「時來運轉 跟著節氣調身體」為題,為現場大眾近30人分享現代化的中醫理論。

隨著網路科技逐漸發達,越來越多錯誤資訊也隨著短視頻及小紅書等平台傳播。李相諒老師針對現今常見的錯誤偏方談到每一個藥方的醫理,指出訊息當中的以偏概全讓大家趨之若鶩,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現今的通病。讓大家知道不是單純的紅棗、人蔘、甘草等不分青紅皂白地吃就能像保養品一樣有效,吃錯了配方可能就是毒藥。

講座首先說明無明讓大家恐懼,也因為無明而病急亂投醫會讓錯誤增大。接著完整地說明「病名」和「病因」的不同,倘若一直執著在各種病名而不了解其來有自,日常的「蓄毒」將會不斷延續。

談及日常飲食,李老師提醒大家不要輕易陷入「金額」的禁錮,補氣的效果可以來自「人蔘」也可以來自「大米」、「紅薯」等,但吾人容易因為食材的價格而錯誤衡量其功效。這就是不了解藥膳的「法」,單純追求其藥「方」。

透過簡單的肢體運動,也能讓自己的身體與節氣同步流動,講座期間大家歡笑不斷。也在笑聲當中讓自己好好深呼吸,感受大自然。不只是在藥膳上,古云「藥補不如食補,食補不如氣補」,老師也在講座當中分享氣補的動功和靜功,讓與會大眾回家「好好練功」。

了解現今的節氣,察覺自己的身體,好好與身體產生連結就能將身體調整,講座最後以「生命的價值取決於快樂的指數」,讓大家不只在身體上練功,也要在心念上練功。靠著覺察過好健康的身心靈。

監寺如愷法師也和大家分享經典中喻「佛為醫師,法為藥方,僧為看護,眾生如病人」。收攝自己的身心,讓六根對六塵的接觸受到保護。尚未跳脫三界的我們在「有」上仍需要色身幫助修行,如同談及大棗,大眾就會有所影像。鼓勵大家動靜自在,來去自如就能真空生出妙有,更加自在。佛法也是醫治我們三毒煩惱,對症下藥,解決各自的問題。





12345678910第1 / 37頁
追蹤我們